升学知识网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橘颂翻译及原文(橘颂的翻译及原文)介绍与资料详情

  相关推荐

  橘颂翻译及原文

  在平时的学习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橘颂翻译及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章·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阛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翻译: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你的品质坚贞不变,生长在江南的国度。

  根深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

  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欢喜。

  枝儿层层,刺儿锋利,饱满的果实。

  青中闪黄,黄里带青,色彩多么绚丽。

  外观精美内心洁净,类似有道德的君子啊。

  长得繁茂又美观,婀娜多姿毫无瑕疵。

  啊,你幼年的志向,就与众不同。

  独立特行永不改变,怎不使人敬重。

  坚定不移的品质,你心胸开阔无所私求。

  你远离世俗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

  小心谨慎从不轻率,自始至终不犯过失。

  遵守道德毫无私心,真可与天地相比。

  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与你结成知己。

  内善外美而不放荡,多么正直而富有文理。

  你的年纪虽然不大,却可作人们的良师。

  品行好比古代的伯夷,种在这里作我为人的榜样。

  注解:

  ①九章:《楚辞》篇名,是屈原所作的九篇散诗的合集。

  ②后皇:即后土、皇天,指地和天。嘉:美,善。

  ③橘徕服兮:适宜南方水土。徕,通“来”。服,习惯、适应。

  ④受命:受天地之命,即禀性、天性。

  ⑤壹志:志向专一。壹,专一。

  ⑥素荣:白色花。

  ⑦曾枝:繁枝。曾,通“层”。剡(yǎn)棘:尖利的刺。

  ⑧圆:一作“圜”。抟(tuán):通“团”,圆圆的;一说同“圜”,环绕,楚地方言。

  ⑨文章:花纹色彩。烂:斑斓,明亮。

  ⑩精色:鲜明的皮色。

  类任道兮:就像抱着大道一样。一作“类可任兮”。类,像。任,抱。

  纷缊宜脩:长得繁茂,修饰得体。脩,同“修”。

  姱(kuā):美好。

  嗟:赞叹词。

  独立:超群而特立。不迁:不可移易,不变。

  廓:胸怀开阔。

  苏世独立:独立于世,保持清醒。苏,苏醒,指的是对浊世有所觉悟。

  横而不流:横立水中,不随波逐流。

  闭心:安静下来,戒惧警惕。

  终不失过兮:一作“不终失过兮”。失过,即“过失”。

  秉德:保持好品德。

  愿岁并谢:誓同生死。岁,年岁。谢,死。

  淑离:美丽而善良自守。离,通“丽”。

  梗:正直。

  少:年少。

  师长:动词,为人师长。

  行:德行。伯夷:古代的贤人,纣王之臣。固守臣道,反对周武王伐纣,与弟叔齐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古人认为他是贤人义士。

  置:植。像:榜样。

  橘颂介绍:

  《橘颂》是屈原早年的一篇作品。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所作,按王逸《楚辞章句》为《九章》第八篇。《橘颂》是中国文人写的第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橘树为喻,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品质和理想的坚定意志。

  橘颂赏析:

  《橘颂》可分两节,第一节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开笔“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等三句就不同凡响:一树坚挺的绿橘,突然升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它深深扎根于“南国”之土,任凭什么力量也无法使之迁徙。那凌空而立的意气,“受命不迁”的坚毅神采,顿令读者升起无限敬意!橘树是可敬的,同时又俊美可亲。诗人接着以精工的笔致,勾勒它充满生机的纷披“绿叶”,晕染它雪花般蓬勃开放的“素荣”;它的层层枝叶间虽也长有“剡棘”,但那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它所贡献给世人的,却有“精色内白”,光采照人的无数“圆果”!屈原笔下的南国之橘,正是如此“纷緼宜修”、如此堪托大任!本节虽以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人们却可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嘉树”的一派自豪、赞美之情。

  橘树之美好,不仅在于外在形态,更在于它的内在精神。本诗第二节,即从对橘树的外美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屈原在《离骚》中,曾以“羌无实而容长”(外表好看,却无美好的内质),表达过对“兰”、“椒”(喻指执掌朝政的谗佞之臣)等辈“委其美而从俗”的鄙弃。橘树却不是如此。它年岁虽少,即已抱定了“独立不迁”的坚定志向;它长成以后,更是“横而不流”、“淑离不淫”,表现出梗然坚挺的高风亮节;纵然面临百花“并谢”的岁暮,它也依然郁郁葱葱,决不肯向凛寒屈服。诗中的“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一句,乃是沟通“物我”的神来之笔:它在颂橘中突然揽入诗人自己,并愿与橘树长相为友,面对严峻的岁月,这便顿使傲霜斗雪的橘树形象,与遭谗被废、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叠印在了一起。而后思接千载,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收结,全诗境界就一下得到了升华——在两位古今志士的遥相辉映中,前文所赞美的橘树精神,便全都流转、汇聚,成了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伟大志士精神之象征,而高高映印在历史天幕上了!

  从现在所能见到的诗作看。《橘颂》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物诗。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楚辞灯》)的奇特境界。从此以后,南国之橘便蕴含了志士仁人“独立不迁”、热爱祖国的丰富文化内涵,而永远为人们所歌咏和效法了。这一独特的贡献,无疑仅属于屈原,所以宋刘辰翁又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

  创作背景:

  《九章·橘颂》当是屈原早期的诗作,有学者认为是诗人任外交官出使齐国时作;还有专家考证,楚顷襄王元年(前298),屈原遭谗被流放。这首诗就写在启行之前(参汤炳正《屈赋新探·〈九章〉时地管见》)。

  南国多橘,楚地更可以称之为橘树的故乡。《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可见早在汉代以前,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名遐迩。不过橘树的习性也奇:只有生长于南土,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北地,就只能得到又苦又涩的枳实了。《晏子春秋》所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可算是一大缺憾,但在深深热爱故乡国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诗。

  屈原个人资料: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东周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省秭归县)人,他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继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他因上奏不被楚王接受,他满怀忧愤之情,跳入汨罗江(一说丹江)自尽。从而,世人为了纪念他,便有了端午节。他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汨罗江(一说丹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楚辞了解:

  《楚辞》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和骚体类文章的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书中充满了大量道家的哲学与气息。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安徽西部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橘颂翻译及原文】相关文章:

  周颂·潜原文翻译及赏析12-17

  商颂·长发原文翻译及赏析12-19

  周颂·丰年诗原文赏析及翻译12-19

  《劝学》原文及翻译11-04

  《公输》原文及翻译11-23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06-28

  原文翻译及赏析03-16

  野望原文翻译05-30

  海棠原文翻译05-30

  月夜原文及翻译05-30

赞 0
分享海报
版权声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章地址:升学知识网 » 橘颂翻译及原文(橘颂的翻译及原文)介绍与资料详情
图片正在生成中,请稍后...

周二

09/30

橘颂翻译及原文(橘颂的翻译及原文)介绍与资料详情

相关推荐 橘颂翻译及原文 在平时的学习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橘颂翻译及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章·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阛果抟兮。 青黄

登录

记住我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