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知识网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成语典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下句下一句)介绍与资料详情

  100个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推荐度:

  红色经典故事

  推荐度:

  雷锋经典故事

  推荐度:

  有文采典故的女孩名字

  推荐度:

  诚信的中华经典故事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成语典故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成语典故1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完整保全。比喻宁愿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而不愿屈辱地活着。

  这个成语来源于《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公元550年,北朝东魏的孝静帝被迫将帝位让给专横不可一世的丞相高洋。从此,北齐代替了东魏。高洋心狠手辣,次年又毒死了孝静帝及其三个儿子,来个斩草除根。

  高洋当皇帝第10年6月的一天,出现了日食。他担心这是一个不祥之兆:自己篡夺的皇位快保不住了。于是,把一个亲信召来问道:“西汉末年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光武帝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来?”那亲信说不清这是什么道理,随便回答说:“陛下,这要怪王莽自己了。因为他没有把刘氏宗室人员斩尽杀绝。”

  残忍的高洋竟相信了那亲信的话,马上又开了杀戒:把东魏宗室近亲44家共700多人全部处死,连婴儿也无一幸免。

  消息传开后,东魏宗室的远房宗族也非常恐慌,生怕什么时候高洋的屠刀会砍到他们头上。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

  元景安的堂兄景皓,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气愤地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改为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愿死而保持气节,不愿为了活命而忍受屈辱!”

  元景安为了保全自已的性命,卑鄙地把景皓的`话报告了高洋。高洋立即逮捕了景皓,并将他处死。元景安因告密有功,高洋赐他姓高,并且升了官。

  但是,残酷的屠杀不能挽救北齐摇摇欲坠的政权。三个月后,高洋因病死去。再过18年,北齐王朝也寿终正寝了。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成语典故2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注释:宁愿做高贵的玉被砸碎,也不愿做低贱的瓦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而死,决不苟且偷生。

  故事:

  南北朝时,高洋废掉了魏孝静帝元善见,建立了北齐朝廷,当上了文宣帝。高洋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肆意杀戮元帝的近亲,这使得大臣元景安感到十分惶恐。为了保全性命,他串联了几个人向高洋请求将自己的姓氏改成高,以讨他的喜欢。元景安有位堂弟,名叫元景皓,他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气愤,说道:“怎么能抛弃本姓,随人家的姓呢?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呀!”

  第二天,元景安把堂弟的这番话告诉了高洋,高洋立即将元景皓斩首,并且把他的家属遣送到彭城。元景安因此受到高洋的赏识,官越做越大,一直做到领军大将军。

  造句:这场战役关系国家存亡,军人守土有责,只能进,不能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出处: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成语典故】相关文章: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成语典故05-21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成语典故08-27

  成语故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08-11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01-26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成语故事10-13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怎么造句11-30

  肝脑涂地成语的典故-成语典故素材12-24

  成语典故04-15

  成语典故05-22

赞 0
分享海报
版权声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章地址:升学知识网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成语典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下句下一句)介绍与资料详情
图片正在生成中,请稍后...

周一

10/20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成语典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下句下一句)介绍与资料详情

100个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推荐度: 红色经典故事 推荐度: 雷锋经典故事 推荐度: 有文采典故的女孩名字 推荐度: 诚信的中华经典故事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成语典故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成语典故1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完整保全。比喻宁愿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而不

登录

记住我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