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测试卷附答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试卷了,试卷是是资格考试中用以检验考生有关知识能力而进行人才筛选的工具。你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1
一、听力题。(5分)
1、第一棵树长势(),第二棵树长势()。
2、你从这则故事中明白了()。
二、积累与运用。(35分)
1.拼音驿站(拼一拼,写出正确的词语)(5分)
duàn liàn() bào qiàn() jī xiè ()zhuó yǒu chénɡ xiào()
2.课文直播厅。(好好表现吧!)(4+2=6分)
(1)我们六年级学过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情、理、趣共生。通过学习,我知道有“世界民居奇葩”之称的是客家的,认识了一位在历险中显示出机智勇敢的外国小朋友,《顶碗的少年》告诉我们的道理,而(作者)用《北京的春节》让我们感受到北京春节的热闹与红火。
(2)《学弈》中其一人学弈学得好是因为态度好,其学习态度是怎样?(用原文句子回答)
3.名句精品屋。(10分)
(1)路漫漫其修远兮,。
(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孤村落日残霞
(4)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异曲同工之妙。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是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特立个性,也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7)杜甫的诗,同样是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不露一点痕迹,而“________,_______”把那种喜悦之情见诸于行,见诸于色。
4.小医院。(提示:1处标点,1处错别字,2处语病。)(4分)
随着静静岁月地流失,多少个春秋已伴随我成长的脚步悄悄溜走了,多少件过去的童年往事也渐渐离我远去了。回手往事,我心非常地激动。因为曾经发生过那么多的令人难忘的事情。
5、六年的学习让你掌握了不少的知识,考考你的综合能力,(5分)
我漫步在校园里,校园的景色真美呀!请写出两个描写景色优美的成语:(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我发现一棵小树苗被风倒了。一向顽皮的我忙蹲下来把手伸向小树苗。值日老师批评我把小树苗弄倒了,不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我忙解释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老师听了我的解释不但向我表示歉意,还奖励我一个任务:设计一条爱护花草树木的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综合实践:关注热点,聊聊当前的热点话题。(5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生活中,一段时间内会有大家都关注的话题:近段时间“佳木斯最美丽的教师“在孩子生命面临威胁的刹那,没有时间多想,更来不及犹豫,张丽莉的奋力一推让孩子免于了灾难,而自己却失去了双腿。我们也来围绕这个话题聊聊。
三、阅读天地。(30分)
(一)课内阅读(15分)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夫人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的侵蚀着她的肌肤。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女学者,变成科学教书里的_______,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_______,她变成一条条_______,她变成了科学史上_______。
1理解句子含义、填空。
(1)“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指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提取这来之不易的0.1克镭,居里夫人,因而融入了“美丽的生命”,这项成就的取得也是居里夫人坚持,因而融入了“不屈的信念”。
(2)“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指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指___________________,她发现人生意义的同时。
2选选择正确答案。“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是因为()
A随着年龄增长,她逐渐老去。
B镭射线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正确的词语。
4读了这段话,把你最喜欢的一句话画上横线,并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二)掌心化雪(15分)
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大冬天里,雪花飘的很紧,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棉袄去上学,一路上冻的瑟瑟发抖。突然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的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的发紫了。”她慌张地答:“不冷。”转身落荒而去。她是个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别人窥见她衣服背后的贫穷。
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大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
教室里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喳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里猜测会是什么呢?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很索然,她写到“”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够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得了一等奖。一等奖就一个,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数,有时捉迷藏。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
1.给加粗字注音。(2分)
窥()见施舍()
2.联系上下文,在第4自然段中,她写的是哪句话才符合原文的意思?()(2分)
(1)雪花像快乐的小精灵,在空中跳舞。
(2)雪是美的,也是冷的。
(3)鹅毛般的大雪铺满大地,到处是一片白的世界。
3.认真读短文,文章围绕“她”共写了两件事,请概括回答:(4分)
一是,二是。
4.文中语文老师举行景物描写竞赛的目的是什么?她在福利院和小朋友做游戏的目的呢?(4)
5.多读几遍短文,联系生活实际,想想短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3分)
四、作文。(30分)
最美丽的()
【参考答案】
一、听力材料
两棵树
一个农夫在地里同时种了两颗一样大小的果树苗。第二年春,第一棵树便突出了嫩芽,憋着劲向上长。另一棵树刚突出嫩芽,便迫不及待地挤出了花蕾。第一棵树目标明确,忍耐力强,很快就长得“身材”茁壮。另一棵树则急着要开花结果,刚开始,农夫非常欣赏这棵开花的果树,蜜蜂也嗡嗡地唱着歌向它祝贺。这棵树得意极了,但由于这棵树还未成熟,便承担起了开花结果的责任,后来累得弯了腰,结的果实也酸涩难吃,还时常招来一群孩子的石头袭击。时光荏苒,终于有一天,那棵久不开花的壮树轻松地突出了花蕾,由于养分充足、“身材”强壮,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那棵急于开花结果的树却成了枯木。农夫诧异的叹着气,将那棵瘦小的枯木砍下,烧火用了。
——有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人恰恰是最富有竞争力、生命力最强、最有前途的人。
二、积累与运用。
1、锻炼 抱歉 机械 卓有成效
2、①圆形围屋、汤姆索亚、失败是成功之母、老舍
②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3、(1)吾将上下而求索
(2)一片冰心在玉壶
(3)孤村落日残霞
(4)种德者必养其心
(5)满招损,谦受益
(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三、阅读天地
(一)课内阅读
1、《安徒生童话》,世界童话之王,《丑小鸭》《海的女儿》
2、她临死前得到了她现实生活中很多没有得到的东西。
3、前一个“幸福”联系前文可知其含义: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觉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
(二)课外阅读
略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2
一、生字积累吧。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宇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野马脱缰(jiāng)吞噬(shì)琼浆(qóng)青面獠牙(liáo)
B.优哉游哉(zāi)招徕(lái)随心所欲(yù)毫无倦意(juàn)
C.哄堂大笑(hōng)结束(hù)行善积德(jī)雪域高原(yù)
D.响彻旷野(chè)婀娜(nuó)赞叹不已(yǐ)一鼓一钹(bá)
2.读拼音,写汉字。(12分)
二、词语快乐岛。(6分)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明媚:景物鲜明可爱; 急遽:着急的样子。
B.绽开:裂开; 惆怅:伤感,失意。
C.饶有趣味:十分有趣; 呜咽:低声哭泣。
D.自修:自习; 叮嘱:再三嘱咐。
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赤裸裸 一番 锻练 机敏 名义
B.惊羡 幅度 附合 暄哗 附庸
C.挪移 蒸融 幸而 基业 优雅
D.消受 堂皇 薄弱 涔涔 钮扣
三、句子跷跷板。(14分)
1.补充句子。(5分)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_ 。
(3)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 。
2.《那个星期天》中心理描写细腻生动,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说说作者采用了哪些方式描述“我”的心理。(9分)
(1)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文拓展吧。(5分)
请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仿照《那个星期天》,发挥想象,写一段话,表现着急的体验。
五、课文回放站。(15分)
1.填空。(6分)
(1)鲁滨逊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_____________,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_____________ ,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
(2)海底城市受到了_____________的惩罚。
(3)尼尔斯被渔夫以_____________的价格卖给了斯德哥尔摩郊区公园的看门老人克莱门特。
(4)鲁滨逊用近__________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还挖了一条__________尺的运河,把船运到了半里外的小河里。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速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
②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觉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 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清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边,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对“第一次盼望”记忆犹新。(3分)
(2)第①段中的画线句是怎样既交代了时间变化,又写出了“我”的心理感受?(3分)
(3)文章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3分)
六、课外阅读轩。(16分)
心灵的眼睛
初冬的时候,我们一行人到豫西乡间去。
那是伏牛山的深处,山岗起起伏伏的,山上的树都凋尽了叶子,看上去灰蒙蒙的。在山脚下,我们见到了许多柿树。那些柿树有的劲干秀枝,有几个人合抱那么粗,有的是挂果没有几年的新树,树干泛着灰绿,树不粗,也不高。
令我们感到奇怪的是,每一棵树的顶梢,都有五六个又红又大的柿子,不管那棵树是参天高大的古柿树,还是并不高大的新树,在落光了叶子的树上,那些鲜红的柿果就像一个个高挑的红灯笼,红得鲜艳而炫目。
有人说,可能每棵柿树就结那么五六个柿子,这里的农人还没来得及采摘。有人说,肯定是这里的人太笨,他们不敢爬到树的顶梢去摘柿子,所以低处枝上的他们已全部摘下,而顶梢的那五六个柿子就留了下来。我们都赞同第二种说法。
后来,我们在一个山脚下遇到一位打柴的老农,为了验证我们的结论,我们纷纷拥上前去对那位老农说:“是不是每棵树每年只能结三五个柿子呢?”老农笑着摇摇头说:“怎么会只结三五个呢?一棵树要结上许多的。”我们又吞吞吐吐问老农说:“是不是因为顶梢太高太危险,人们不敢爬到顶梢去,所以每棵柿树顶梢的几个柿子现在还留着?”老农淡淡地说:“我们故意留的。”
故意留下的?我们更不解。
老农笑着说:“人们劳作了一年,收获了小麦、大豆、玉米什么的,可以安心在家里有吃有喝过冬天的生活了,而那些鸟儿也忙了一年了,大雪封山、封了地,它们吃什么?这是俺们留给鸟儿们的果实,也是俺们这地方的风俗,如果谁要把树上的柿子摘光了,那大家就会瞧不起他,怎么和鸟儿争东西吃呢?”
我们一听,全楞了,老农看一眼我们说:“树上留的柿子,我们叫它”老柿’。”
不是摘不到,而是故意留下给鸟儿们吃的,想想我们刚才的匆忙猜测,想想我们给这里人下的“笨”字结论,我们的脸全红了。
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有许多时候,许多东西需要我们透过心灵去察看。
1.“我们”在伏牛山发现了一个什么奇怪的现象?(3分)
2.“我们”对感到奇怪的事情的推测是什么?(3分)
3.通过老农的介绍,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是:(5分)
4.对“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有许多时候,许多东西需要我们透过心灵去察看。”你是怎么理解的?(5分)
七、习作芳草地。(30分)
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请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1.B
2. 熬粥 侯 鸦 筷 缸 宴 贷 惧 籍 覆 剔
二、1.A
2.C
三、1.(1)轻烟散入五侯家
(2)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札扎弄机杼
(3)冷露无声湿桂花
2.(1)通过“我”的动作来写“我”焦急又兴奋的心理。
(2)通过“我”坐在草丛里看电影画报时的想象来表现“我”等待时的无聊与孤独。
(3)通过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现了“我”盼望母亲快点洗完衣服好带“我”出去的心理。
四、略。
五、1.(1)伦敦 风浪
(2)上帝
(3)20法郎
(4)两、六
2.(1)
①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
②盼望中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等心理感受,令“我”印象深刻
③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给幼小心灵带来的痛苦,令“我”难以忘怀
④母亲忙碌辛劳的身影,也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2)①“光线渐渐暗下去”交代了天色渐晚
②“凉下去沉郁下去”写出了随着希望一点点破灭,“我”的内心越来越惆怅。“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更表现了“我”完全沉浸在伤心失望之中。
(3)答案示例一:这位母亲既有对孩子的疏忽,又有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母亲用话语敷衍孩子,最终没有遵守承诺,是她对孩子感受的疏忽。但从她始终没有拒绝孩子和看到孩子伤心难过时惊惶失措并且道歉,又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爱。
答案示例二:这是一位真实感人的母亲,她像大多数母亲一样,为生活而操劳,难免疏忽了孩子的感受,她答应了带孩子去玩,但又被生活琐事牵绊,不能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但即使忙得不可开交,她也没有用呵斥和直接拒绝的方式去伤害孩子,而且对孩子满怀歉意。她的无奈令人心酸,她对孩子的爱又令人感动。
六、1.每一棵树的顶梢,都有五六个又红又大的柿子。
2.一是只结了五六个柿子,二是这里的人笨,没法摘到那些柿子。
3.一是为这里的鸟留下的过冬的食物,二是这里的风俗。
4.眼睛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要用心去细细观察、体会,才能看到事情的本质。
七、略。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六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12-06
初三语文试卷及答案06-15
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及答案05-19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测试卷附答案06-12
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目及答案09-12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03-25
高二语文测试卷及答案03-25
高一语文试卷以及答案02-29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12-08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