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知识网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礼记《学者有四失》注释翻译介绍与资料详情

  相关推荐

  礼记《学者有四失》注释翻译

  今天,小编为您介绍的是礼记《学者有四失》注释翻译,这个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使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并及时弥补,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贪多嚼不烂不求甚解,不有畏难情绪裹足不前,应有计划,讲方法,持之以恒,以求学习高效性。

  【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英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考,长善而救其失者也(2)。

  【注释】

  (1)本节选自《学记》。

  (2)长(zhang):助长。

  【译文】

  学生可能有四种过失,当教师的一定要知道。人的学习,可能错在贪多,可能错在求少,可能错在不专注,可能错在不求进取。这四种果实产生的原因,其心理状态是不同的。了解了心理状态,然后才能纠正他们的过失。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学生的长处,纠正他们的过失。

  【读解】

  了解学生的不同心态,然后对症下药,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任何磁器活了。方法都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它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没有金钢钻,就揽不了失去了针对性方法就成了无的之矢。

  就人而言,针对性的根本是抓住心理状态。就像医生治病,首先要找出病因所在,然后才知道用什么手段进行治疗。学生的学习出了毛病,根本原因就在心理状态。所以,真正好的老师,首先是个好的心理学家,而不是只是懂得一些条条框框的空谈家。

  儒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全面研究,在中国古代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讨论的问题之全面、深入、细致,完全是前无古人的。

  拓展:《学者有四失》阅读答案

  学者有四失②,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③,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④。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①选自《礼记?学记》。②失:过失,缺点。③失则多:意思是,失之于学得过多((而不去实践))。④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

  1、解释句中字体加粗的词。2分

  (1)、或 失则多 (2)、长 善而救其失者也

  2、下列句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是( )2分

  A、教者必知之 B、虽与之俱学

  C、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D、学而时习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4、假如你是一名教者,针对学者存在的缺点,会运用什么方法来教育他们?1分

  译文:

  学习的人往往有四个方面的缺点,教育者必须知道(它)。人们学习,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多(而不去实践),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少,有的缺点是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是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这四种人,心里各有不同。(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的啊。

  1、(1)、有的人 (2)、发扬

  2、C

  3、(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

  4、围绕“因材施教”谈即可。

  【礼记《学者有四失》注释翻译】相关文章:

  《礼记》礼记·丧服四制08-05

  《为有》李商隐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6-19

  有女同车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01

  《礼记》礼记·礼器04-19

  《剑阁铭》注释及翻译08-23

  《学奕》注释与翻译04-19

  《风赋》翻译及注释01-22

  《将进酒》翻译与注释03-17

  善学者文言文翻译08-29

赞 0
分享海报
版权声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章地址:升学知识网 » 礼记《学者有四失》注释翻译介绍与资料详情
图片正在生成中,请稍后...

周五

10/24

礼记《学者有四失》注释翻译介绍与资料详情

相关推荐 礼记《学者有四失》注释翻译 今天,小编为您介绍的是礼记《学者有四失》注释翻译,这个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使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并及时弥补,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贪多嚼不烂不求甚解,不有畏难情绪裹足不前,应有计划,讲方法,持之以恒,以求学习高效性。 【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

登录

记住我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