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 求5道2011高考文言文及翻译(必须是高考题),谢谢
2011年高考各地市文言文试题及翻译(全国新课标卷)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
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
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
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
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
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
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
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
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
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节选自《宋史·何灌传》)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答案: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
解析:注意“整弓、中、诵叹、劳之”的翻译和整句句意。(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答案: 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解析:注意“乞入见、控守、西隅”的翻译,补充出“不许”的省略和整句句意。(全国大纲卷)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
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
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
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
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
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
鼎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
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
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
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
11.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译文: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门安定清平。解析:译出大意给2分:“奏罢”、“有司”、“列部”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译文:皇帝派遣使者慰劳,赐给裘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宣召熊鼎。
解析:译出大意给3分:“裘帽”、“复遣”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参考译文】熊鼎,字伯颍,临川人。
元末时乡试中举,执掌龙溪书院。江西发生寇乱,熊鼎集结乡兵自守。
陈友谅多次胁迫他投降,他不理睬。邓愈镇抚江西,多次召请他来相见,惊异于他的才华,向皇上推荐。
太祖要授给他官职,他说母亲年老需要赡养,推辞了,于是留在邓愈的将军府中,参与辅佐军事。母亲死后守孝期满,皇帝召他到京城,授官德清县丞。
后松江平民钱鹤皋反叛,邻近地区大为惊扰,熊鼎镇抚他们而恢复平静。升任起居注,奉诏搜求可引以为戒的旧事例,写在新宫殿的墙壁上。
舍人耿忠出使广信回来,将郡县官员违法的情况上奏皇帝,皇帝要派御史去察访。而当时已经颁发大赦令,丞相李善长两次进谏暂时不派御史,皇帝不听,熊鼎偕同给事中尹正进言说:“朝廷广布信用于四方,又因小事派出御史,会失去信用,而且亵渎天威。”
皇帝沉默。
2. 谁有2011当代学生,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全部翻译
5.陈万年是朝中的重臣,曾经有一次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
告诫他做人的道理,讲到半夜,陈咸打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想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你的父亲口口声声教你,你却打瞌睡,(你)不听我的话,这是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道歉说:“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知道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264643664,主要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屁。”
陈万年于是就不敢再说话。6.从前有一位老农在耕地,看见一条受了伤的蛇躺在那里。
有一条蛇,衔来一棵草放在伤蛇的伤口上。经过一天的时间,伤蛇跑了。
老农拾取那棵草其余的叶子给人治伤口,全都灵验。本来不知道这种草的名字,于是用“蛇衔草”当草名了。
《抱朴子》说:“蛇衔能把已经断了的手指接得和原先一样。”说的就是这回事。
7.王充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因孝顺在乡里被称赞。后来到京城,在太学求学,扶风人班彪(汉代著名史学家)做了他的老师。
王充喜欢广泛地阅读书籍却不死记硬背。由于家里穷,没有书可读,他常在洛阳的书铺上游走,看人家卖的书,看过一次后就能记住并背诵,时间长了就广泛地通晓了众多流派的著作。
8.王羲之是东晋的一位大书法家。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六角竹扇在卖。
王羲之在她卖的扇子上题字,每把各写五个字,老妇人起初有点生气。于是王羲之就对老妇人说:“你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凭此就可以卖到一百钱了。”
于是老妇人按照他的话做了,(果真)人人都争着买扇子。过了几天,老妇人又拿着扇子来找王羲之,王羲之笑着没有回答。
9.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要许多马和骡子随行,用来装书。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向退休的差役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
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没有什么值得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仔细认真地查看。10.吕僧珍当官,不偏爱亲戚。
他的侄子把贩卖葱作为职业,在吕僧珍回到故乡做官时,就放弃贩葱业想求他在州里做官。吕僧珍说:“我承受国家重大的任务,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报效的。
你本来有正当的职业,怎么可以胡乱请求得到不该得的职份呢?你只应当赶快回到葱店里。”吕僧珍老家住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
吕僧珍恼怒地说:“督邮,是官府的房子,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可以搬迁它来扩大我私人的住宅呢?”11.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得很伤心。孔子用手扶着车的扶手侧耳听。
他让子路前去询问说:“听您的哭声,真像是一再遇上忧伤的事。”妇女于是说道:“是的。
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
孔子对子路说:“子路要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12.有个从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到南方做官,有一次他坐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吃。
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于是道:“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毒呀!”问的人又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上,哪里没有呢?”菱角明明是生长在水中的,那个北方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后果。
13.明朝有一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
到了邸府后,让仆人前往,用二十两银子把砚台买回来。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
仆人坚持说就是这个砚台。陆庐峰说:“先前的砚台有个‘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弃它有一点凸,路上正好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一下使它平整了。”
陆庐峰十分惋惜。原因是这个砚台好的地方就在八哥眼。
14.米芾诙谐机智,对任何事物都很好奇。在真州,米芾曾经在船上拜访蔡攸,蔡攸拿出自己收藏的王羲之的《王略帖》给米芾看。
米芾惊叹这幅作品,请求用他的画来换取《王略帖》,蔡攸认为很为难。米芾说:“你如果不听从我,我(也)不想再活了,就跳入这个江水死去。”
于是米芾大叫,抓住船的船舷想要跳江,蔡攸立刻将东西给他。15.冯相和和相都是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大臣。
一天,和相对冯相说:“你新买的靴子,它值多少钱?”冯相抬起他的左脚给他看,说:“九百个铜钱。”和相的性子比较急,回头对一个小官吏说:“我的靴子为什么要花费一千八百个铜钱?”于是责骂那个小官吏,怀疑他有所贪污。
紧接着冯相慢慢地伸起他的右脚说:“这只也是九百个铜钱。”周围的人都哄堂大笑。
3. 2011四川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语 文 本试题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第一部分1至3页,第二部分4至6页,共6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2.本部分共3大题,10小题。
每题3分,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吉祥(jì) 棱角(líng) 狡黠(xiá) 长吁短叹(xū)B.浸润(jìn) 蓦然(mò) 腈纶(qíng) 残碑短碣(jié)C.喟叹(kuì) 愤慨(kǎi) 盥洗(guàn) 呱呱坠地(guā)D.阻扰(náo) 女娲(wā) 咯血(kà) 戛然而止(ji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胳膊 挖墙脚 墨守成规 卑躬屈膝B.骨骼 莫须有 囤积居奇 以逸待劳C.彗星 座右铭 鸠占雀巢 在所不惜D.慧眼 吓马威 星罗棋布 面面俱到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刊以介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炉,欢饮广大读者到各地邮局征订本刊。
B.官府分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 *** 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C. 位技术培训之后,小李成为了生产明星,2010年,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获得了所在企业的嘉奖。
D.九寨沟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今年暑假,我市将举办第12届中学生运动会,我校参加这届运动会的20名男运动员和16名女运动员,均是由班级和年纪层层选 *** 的优秀选手组成。
B.2010年4月10日,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倒计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满怀信心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C.现代高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图书馆运行机制的变革,其结果将会出现一全套的信息交流系统,从而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为增强全体员工的文明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我省某商业银行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本系统内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二、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过去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
目前,科学家正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以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地球气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不仅仅依靠计算机模型的预测。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可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索。
岩石可以揭示它们的形成时期的环境信息,如许多岩石只能在有生态水的地方才会形成,测量 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搠的并不长。
要了解更久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用间接方法,如建立模型来研究各种长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因素。这些模型就能显示数千万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含量的浓度。
另外,还可以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蹦、钙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洋酸度有关,而海洋酸度又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相互关联。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能过更好的了解地球的气候敏感性。
气候敏感性。是指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的辐射强迫所产生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
根据相关研究,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摄氏度。但是,但地球气温变暖是,很多因素都会跟着一起变化。
例如,气候变暖使大气中包含更多水蒸气,而水蒸气是一种强力的大气保温气体;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冰的收益范围。这就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联合国有关机构最近预测:在考虑了这些反馈效应之后,计算机模型得出的气候敏感性在2-4.5摄氏度之间,最佳估计值为3摄氏度。妻室,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而那些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才会显现的反馈,例如陆地冰原因范围的变化则被忽略了。
因此,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可能比计算机模型预测的更高。由于现有的气候模型无法考虑长期反馈的影响,要获得更加确切的气候敏感性,唯一的途径是研究过去大气有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的影响,为了使结果更准确,科学家研究了和现在相似的上新世纪早期(约450万年前),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00ppm(1ppm=百万分之一),仅此现在高一点,但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二永久冰盖面积也现在小,对上新世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敏感为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一倍,平均气温升高5摄氏度。
如果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那么可以预见,短期内地球平均气温会升高3摄氏度左右,而且在接下去的几百年里,气温还将持续攀升,被全球气候变暖困扰的人类将面临更大的危机。5.下列关于“气候。
4. 2011高考重点文言文有哪些
一、导入:文言文翻译即是一个高考的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必考点。
今天我们来系统的学习一下文言文语句的翻译。 二、文言文翻译的考点 (一)考点解读: 《考试大纲》强调:“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1、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2、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 (二)高考链接(2009年山东高考题) ①【原文】: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句中的“信”作动词,讲信用。
【翻译】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 ②【原文】: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
句中 的“止”是使动用法,使……停留。 【翻译】:吴起出门,遇见一个老朋友便留他吃饭。
这个老朋友说:“好啊。” ③【原文】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翻译】: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句中的“信”指相信。
提问: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解读与备考】: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就是准确无误,通畅顺达,自然得体。要做到准确无误,必须熟练掌握一定量的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
二、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原则 (一)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信实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文句畅达,即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语言优美,即要求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提问:文言文翻译翻译的原则有哪些?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坚持对译。
字字有落实,句句有对应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 三、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审:审清采分点即两类考点。
(关键词语、语法现象) 切: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连: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誊: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后字迹清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三清”“三不”的原则。)
四、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翻译的具体方法—-留 适用范围 示 例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有名词, 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朝代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2)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翻译的具体方法—-换 适用范围 示 例 1、用双音节词换单音词 2、用本字词义换通假字 3、用普通话词语换文言词语 (1)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疏远、信任 (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询—都 翻译的具体方法—-补 适用范围 示 例 1、补出省略的语句或成分。
(1)以相如功大,拜 为上卿。 (2)项王则受璧,置之 坐上。
翻译的具体方法—-调 适用范围 示 例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式。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翻译的具体方法—-删 适用范围 示 例 删去同义连用的实词,某些虚词,偏义复词中的陪衬词等。
(1)噫吁戏,危乎高哉! (2)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当然只掌握这些方法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个增分点: 五、增分提示: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
译文: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自己,降低了身份。 ②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译文: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看。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3、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 〔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威)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比,谁更厉害?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译文:(被敲打时)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这样。(定语后置)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宾语前置) 译文:不能通晓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译文: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我而去;到了四岁,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原想守节的志向。 5、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比喻) 译文: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疆。 ②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比喻) 译文:我进入函谷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 以上我们学习了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标准、步骤。
和翻译的具体方法以及翻译的几个增分点。下面结合我们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做一番实战训练。
文言文翻译实战训练 (一)宋王出逃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后又使人往视。
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兄曰:①“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
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②“乡之死者宜矣。”
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
(选自《吕氏春秋》) (1)国危。
5. 2011年湖南高考语文翻译
严祺先文集序 归庄 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诗亦怪怪奇奇,独辟门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曰《上宰相书》、《读书城南诗》是也,岂非以其汲汲于求于求知干进,志在利禄乎?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
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草莽,而通姓名于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镌于梓,往往成巨帙,干谒贵人及结纳知名之士,则挟以为贽,如此,文虽佳,俗矣,吾读严子祺先生之文,深叹其矫然拔俗也。无锡自顾端文、高忠宪两先生讲道东林,远绍绝学,流风未远,严子生于其乡,诵艺术,沐馀教,被服儒者,邃于经学。
平日重名节,慎行藏,视世之名位利禄,若将浼①焉。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韩子尝言:“人笑之,则心以为喜。”夫人之笑韩子者,特以其言辞为流俗所笑,犹杰然为一代儒宗;若立言之旨为流俗所笑,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虽然,使韩子而居今之世,其立言之旨,当亦如严子之迂,必不至有上宰相之书、城南之诗,取讥于大儒矣。
严子之文,余所见止数十篇,论理论事,明快严峭,恂恂儒者而笔能杀人,言辞之工如此!然吾以为文辞之工,今世文人之不免于俗者,亦或能之;其所以矫然拔俗,乃在立言之旨,世所共笑为迂者也。夫世共笑为迂,余独不以为迂,而欣赏叹诧,则余亦迂甚矣哉! (选自《归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注]①浼(méi):玷污。
【参考译文】 韩文公的文章,振起了八个朝代以来的衰颓(文风)。他的诗歌也是怪异奇特,独自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但是朱熹(考亭先生)曾经批评他诗文的俗气,认为他的《上宰相书》和《符读书城南诗》就是这种情况,(他)不正是借此来急切的谋求仕进,志在财利俸禄吗?所以我曾经说,写文章的事情,不说别的,必须首先去除他的俗气才行。
现在天下文人很多,身处偏僻乡野,却(试图)在高官权贵那里通报自己的姓名,并且早晨写篇文章,傍晚时候就刊印出来,经常结集成鸿篇巨制,在拜谒达官贵人,结交知名人士时,就拿它来作为见面的礼物。像这样,文章即使不错,也显得很俗。
我读严祺先先生的文章,深深的感叹他的卓尔不群,超出世俗之人。无锡自从顾端文(顾宪成)、高忠宪(高攀龙)两位先生在东林讲学,远远的继承古圣绝学,圣人流传下来的风尚不曾远离,严先生出生在这个地方,诵读诗书,蒙受教化,信奉儒学,在儒家经典研究方面很精通。
平日看重名节,行止(行,做事;藏,隐退)谨慎。看待社会的功名利禄就好像将要玷污了他。
心有感触愤懑填塞其中,就事而发感慨,所以他的文章行文的主旨(思想),大多是被世人耻笑为不合时宜的。韩愈曾说:“他人取笑我,我心中把它当做一种喜悦。”
人们笑韩愈,只是因为他(文章的)言辞被流俗取笑,仍然还算是杰出的一代儒家领袖;如果是文章的主旨(思想)被流俗取笑,不又是比古人(韩愈之类)更超出一层了吗!即使这样,假如韩愈处在当今之世,他行文的主旨(思想)也应当像严先生这样不合时宜,一定不至于写出《上宰相书》和《符读书城南诗》这样的诗文,而被名儒大家所嘲笑。严先生的文章,我所见到的只有几十篇,论理叙事,语言明快晓畅而思想严峻犀利,一个恭谨温顺的读书人却能以文笔杀人,其文章言辞的精巧犀利可见一斑。
但我认为,文辞的精巧,现在世上那些不免于俗气的文人,也有的能做到这一点;严先生之所以卓尔不群而超出一般的俗人,是在于他文章的命意立论,被世俗之人所共同讥笑为不合时宜。世人都讥笑他不合时宜,只我不这样认为,且(对他)欣赏感叹,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了啊! 说明:此次湖南的文言文阅读考的是”序”这种文体,属于文言散文,相较于传记文要难,但这也是湖南卷历来的风格。
不同于其他省份,湖南从自主命题以来,传记文考的很少,取而代之的是评论性文章和文言散文。《严祺先文集序》虽然只有510多字,但因为是文集之序,且议论性强,故并不易读,但好在题目不难。
这也湖南卷文言文的风格之一,通常给出的文章难懂,但相关的题目则不难。题型较去年有变化,选择题从4个减为3个,翻译题不变,仍为三个,增加一道简答题,客观题的减少,主观题的增加,可以看出湖南加大了对文言文考查的难度。
分值也从22分增加到23分。加上后面的文言选做题,明显可以看出湖南卷对古文的考查又加大加难的趋势,这是值得注意的。
【作者简介】归庄,字玄恭,江苏昆山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其曾祖父即为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
归庄与顾炎武同乡齐名,17岁时与之一同参加复社,并与之共谋抗清。两人志同道合,友情深挚,时有“归奇顾怪”之称。
归庄的诗文,以反对清朝统治、富有民族气节之作为主体。其诗或质朴明畅、直抒胸臆,如《古意十二首》、《卜居十四首》等;或工整绵丽,如《落花诗十二章》等,被吴伟业评为:“流丽深雅,得寄托之旨,备体物之致。”
宋琬评归庄:“以磊落崎嵚之才,为婀娜旖旎之词,兴会所至,犹带英雄本色。”其散文亦酣畅雄恣,感情浓冽,颇受好评。
6. 2011广东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2011广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1、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其.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
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
后不复至。译文1、东乡人罗提督的战功在《圣武记》中记载得很详细了。
他的智慧也足可以谋划大事,不是只凭借武力称雄一时。罗提督曾经率领军队进入南山,搜捕残余的贼寇,村民深受猴群偷吃田里的粮食之苦,早晨必须用火器才能惊跑猴群。
罗提督问明原因,让人捕来一只猴子,剃除猴子身上的毛,在这只猴子的脸上画了张大眼睛、很丑、很奇怪的脸。第二早晨等群猴来时,把那只猴子放回去,猴群都惊吓跑了,以后再不来了。
2 、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山水迅急,瞬息千里,盐枭至则鸣金叫呼,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两旁系大竹,弯如弓,他船追及,断系发之,船必覆,人莫敢撄。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俟船过,附而锯其舵,抵.关适断,船不能行,触石破,尽获之。
译文 2、(罗提督)做官至夔州游击时,夔州关靠近夔州峡,山水迅猛湍急,瞬间千里。贩卖私盐的船到了(往往)就敲锣呐喊,越过夔州关走了,他们的船都配备大炮器械,船两旁绑着大毛竹,像弓一样弯着。
有别的船要追上时,就吹断绳子将毛竹发射出去,追的船一定翻倒,没人敢触犯(他们)。罗提督招募擅长游泳的人,拿着锋利的锯子事先藏匿在上游的水中,等盐船经过时,靠近船用锯子锯盐船的舵。
盐船抵达夔州关时舵正好断掉,盐船不能前行,触碰礁石被撞破,贩卖私盐的人就全部被抓获。3、罗少亡赖,数行窃,令捕之.杖毙,弃诸野。
中夜而苏,匍匐至一老妪家,周之,乃改行,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当赵金龙之乱,罗受命,与总督卢公坤往平之。
贼已困,将擒矣。时宣宗以尚书宗室禧恩来督军,未至,诸公议待禧至,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
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译文3、罗提督年轻时是无赖之徒,多次行窃,县令抓捕到他,用棍杖将他打晕,将他抛弃在荒野。
(罗提督)半夜苏醒过来,艰难地爬到一老婆婆家,老婆婆救了他。于是他改变品行,投身行伍,在同辈中是最骁勇善战的。
当赵金龙发动叛乱时,罗提督接受任命,和总督卢坤前往平叛。叛军已经疲困,就要被擒获了。
当时宣宗皇帝命令尚书宗室禧恩前来监督军队,(禧恩)还没有到,众人认为要等待禧恩来了再进攻。罗提督说:“包围时间长了我方军队会懈怠,叛军必定会逃跑。”
于是违背众人的意见马上进攻,叛军几乎全部被消灭。4、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不少讳,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改行后,始娶妻,忽患奇疾,百方不治。一道人过门曰:“有方可救,但得钱三十千乃能配药。”
罗自念贫窭,安得三十千钱,语其.妻曰:“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苟鬻汝,得钱买药,则两活矣。”
妻泣而从之.,病果瘳。译文 4、罗提督常向别人讲述自己年轻时做贼时的事,一点都不忌讳,并且请读书人详细地记载他做贼的事,真的是不一般的男子汉啊!(罗提督)改变品行后,才娶了妻子,他忽然患上了怪病,各种方法都治不好。
一个道人路过门前说:“我有办法可以救你,只是要拿三万钱才能给你配药。”罗提督自忖家里贫穷,哪里拿得出三万钱,就对他的妻子说:“我病得就要死了,你也会饿死。
如果卖掉你,等到钱去买药,那么我们俩都可以活了。”妻子哭泣着听从他,后来他的病果然好了。
5、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
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有删改)译文5、罗提督做游击官后,就派人寻访他的妻子,用重金将妻子赎回,还像当初那样做夫妻,报答妻子当年卖身救自己的恩情。这事不值得效法,然而拿这与年轻时共同经历艰苦、富贵后厌恶嫌弃糟糠之妻的人比较,这当中的重情与薄情的差别几乎不能用里来计算。
罗提督天生豪杰,光明磊落,怎么能用道学家的法则来衡量呢?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 痛苦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腾跃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 做官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 碰到【答案】C(A.为……所苦,苦于……,使困苦,困于。例:《列子·汤问》:“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史记·陈涉世家》:“天下苦秦久矣。”
B.释放;放走。例:纵火,纵虎归山,七擒七纵。
D.到达,抵达。例:抵京,抵临,平安抵达。)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其智能亦自可韬 语其妻曰……B.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C.令捕之杖毙,弃诸野 妻泣而从之,病果瘳D.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答案】B(凭,介词/相当于“而”,表顺承。A.他的,代词。
C.他,代罗提督。D.将,将近,副词。)
7.下列各组词语,都能表现罗提督“足。
7. 求当代学生2011年第十届高中文言文阅读的翻译,从第二篇开始~~谢
原文:弘为布被,食不重肉。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
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
夫以三公为布被,于小吏无差,诚饰诈,欲以钓名,如汲黯言。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译文:公孙弘盖的是布被,吃的东西不注重肉类。
汲黯说:“公孙弘的官位在三公,俸禄很多;然而还盖布被,这是诈骗。”汉武帝问公孙弘,公孙弘向汉武帝道歉,说:“有这事。
你的九卿和臣最好的无非是黯,然而今天在朝廷上责问我,确实击中了我的短处。我担任三公但是还盖布被,和小吏没有区别,确实是用来欺骗,想用来沽名钓誉,就像汲黯所说的一样。
而且我没有汲黯忠诚,陛下怎么听到这些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