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府规画在暖东苗圃生态池、内寮湿地等原栖地进行復育。(基隆野鸟会提供)
台湾被列为已灭绝物种的「泽珍珠菜」,最近在基隆暖暖区重现踪迹,距离上一笔发现纪录已经是123年前,让相当兴奋,基隆野鸟会指出到6月前为果实成熟期,呼吁勿让栖地曝光,以免这批娇客遭破坏或挖光,后续市府将在暖东苗圃生态池进行復育。
泽珍珠菜生长在潮湿的草生地环境,最早在台北艋舺一带发现,最近一次被发现的记录为1897年,由日本植物採集者矢野势吉郎所採集制作的标本,之后再无任何採集记录,被「台湾维管束植物红皮书目录」列为已灭绝物种。
发现的苏姓居民指出,她是在一块潮湿、渗着水的草生坡地发现从未见过的花卉,拍照传给花友协助指认,林业试验所植物专家钟诗文、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员杨宗愈获报到场到场查看,惊讶消失百年的「泽珍珠菜」,2020年竟出现在基隆。
杨宗愈鑑定确认为台湾已经灭绝的新纪录种,之前他只有在大陆福建看过,泽珍珠菜喜好潮湿土壤,可能基隆是最适合它生长的地方,欣喜的是,现场族群数量稳定,1百多公尺的范围内有3、4个族群,推估应该出现当地已有3至5年时间。
基隆野鸟学会常务理事沈锦丰指出,2到5月为泽珍珠菜开花期,因为公园一直有定期除草,所以隐密没被发现,近期因除草人员辞职,逾时除草,睽违百年再度现踪,但也要归功市府除草方式使用除草机,而不是除草剂,保住泽珍珠菜的一线生机。
(中时 )
#珍珠
#基隆
#发现
#植物
#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