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
让我们重新认识到
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多重要!
如今全国多地纷纷发出倡议
建议大家吃饭时使用公筷公勺
避免细菌互相传染
你打算试试吗?
也许很多人对于公筷公勺
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但最近一项实验结果却足以令人震惊!
前两天,杭州市疾控中心做了一场实验,测试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后的细菌对比。
实验在一家餐馆进行,11人参与测试,一共点了6道菜。
分别是凉拌黄瓜、盐水虾、干锅茶树菇、炒芦笋、咸菜八爪鱼和香辣牛蛙。
每道菜都分成两份,一盘使用公筷,一盘不使用公筷,并提前进行了取样保存。
为了保证科学性,11名参与人员都经过培训,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两组菜,必须交替着吃。
最后每个菜都至少留下了25克,用来第二次取样。
用餐完毕完成取样之后
采集的样本通过冷链运到实验室
经过48小时的培育结果出来了!
令人大吃一惊!
实验结果显示:
对比“公筷”和“非公筷”两组菜品剩余部分的菌落总数
“非公筷”那一组菌落总数,全部高于“公筷”那一组!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菌落总数竟然相差那么多倍!!!
▽
凉拌黄瓜——“非公筷”组的菌落总数是“公筷”组的将近3倍。
干锅茶树菇——两组菜品的菌落总数相差17倍!
炒芦笋——两组相差将近18倍!!
咸菜八爪鱼——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50倍!!!
我的天。。。
原来不用公筷饭菜里的细菌竟然有那么多?!!!
负责检测的专家表示:
如果不使用公筷,一方面,会把自身口鼻腔携带的细菌通过筷子传到菜上。
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不同菜品本身携带细菌的交叉污染。
例如,夹过凉拌黄瓜的筷子,再去夹盐水虾,就会导致两盘菜之间细菌交叉污染。
(一个小知识:凉拌菜没有经过高温烹饪,菌落总数一般都比高温烹饪过的菜要多。)
疾控专家表示
想通过这个实验告诉大家
使用公筷公勺很有必要!
具体做法专家给大家支招了
▽
家里一人一套专属餐具
在家吃饭时,大家可以选用固定餐具,比如每一位家庭成员有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尽量从外形或颜色上加以区别,每个人使用自己专属的餐具,不混用。
提倡家庭“分餐制”
建议家庭内部能做到分餐,参照西餐的模式,可以把做好的饭菜直接分到家庭成员的盘子、碗里面,避免从一个盘子里夹菜。
每个菜都要配公筷公勺
假如做不到分餐,那么要在每个菜盘、盆、锅等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注意,是每一道菜都单独配一副公筷哦!每个人都要用公筷公勺来把食物夹取、盛到自己的碗里。
在外自备筷子和勺子
到外面吃饭时,提倡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把饭店的餐具作为公筷公勺,并主动要求服务员在每个菜盘、盆、锅等容器上配备公筷公勺,做到一菜一勺或一菜一筷。
看了疾控专家这个惊人的实验,你打算开始用公筷了吗?
也许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让全家人都更健康!
你支持吗?
【小主综合编辑】素材来源:钱江晚报(id:qianjiangwanbao)、网络,如有冒犯,敬请联系。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