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港区国安法生效后香港社交媒体对司法案件的主要关注点 (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1:港区国安法生效后最受关注的6宗司法案件排序 (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4:港人对涉违国安法司法案件判决前景的主要关注点 (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2:港区国安法生效后最受关注的10位涉司法案件人物排序 (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9月24日电/今年6月30日港区国安法生效后,香港各界对于中央和特区政府如何落实国安法高度关注。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测知,国安法生效后香港社交媒体最关注的6宗司法案件中,涉及违反国安法的有3宗,其他即使不是以涉嫌违反国安法而被逮捕或起诉的案件,也是暴动或煽惑等涉暴力罪行的案件(见图1)。
图2显示,在最受香港社交媒体关注的10位涉案人士中,涉违国安法被捕的有5位,包括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香港众志前成员周庭、涉违国安法被捕假释期间潜逃的李宇轩、骑“光时”旗电单车撞警的唐英杰、香港众志前主席罗冠聪。其中,黎智英的受关注度大大高于其他涉违国安法被捕人士。社交媒体普遍认为针对黎这一头面人物的国安执法行动,画出了一条明确的红线,对国安法未来将如何落实、执行具有重要的指标性意义。
图3显示,香港社交媒体对于国安法下司法案件的关注点,主要聚焦在司法系统范畴方面,包括法官的判决结果是否合理、司法案件的管辖权归属等。虽然港人也关切由警方主导的拘捕环节,但由于该议题的讨论周期较短,在整个司法案件中欠缺延续性,故其舆情热度占比在整体中相对较低。相比之下,国安法公布以来,港人对司法案件管辖权的讨论热度则持续高企,涉国安案件应交由香港本地抑或内地审理的问题,始终是社交媒体关注的焦点。8月底,涉案的12名港人偷渡赴台被内地截获的事件,更令该子议题的舆情热度明显上升。另外,与判决结果相关的子议题(比如刑期是否合适、法官政治立场有否影响判决等),也是社交媒体讨论司法案件时的热点之一。
图4显示,港人对涉违国安法及其他暴力的司法案件的判决前景,主要有以下几个关注或忧虑点,包括担心判决过重或过轻、关注法官的政治立场、关注是否批准保释、关注律政司上诉影响判决等。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既有人忧虑涉案者会被法官(尤其是审理涉国安案件的指定法官)予以重判,或被移送至内地进行受审及服刑;也有人担心有关案件的判决会过轻,对涉暴力或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欠缺足够的阻吓力;另外,还有人担心法官的政治立场会导致判决结果有所偏颇。
港区国安法生效以后,香港的街头暴力大幅减少以至基本消失,社会趋于稳定,表明香港市民已普遍理解或接受港区国安法。此外,从上述数据和分析来看,港人对国安法的进一步落实保持高度的关注与重视。
(记者:陈日嘉 分析师:杨力聪 工程师:吴悦柠 研究员:林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