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有七部的短片构成,7位导演同台竞技,那这就难免引发观众的一通比较,在网上有很多的投票,观众他们都投票选出了自己心中的喜爱。
新浪投票选择《夺冠》的人最多,豆瓣最热门的还是《夺冠》。很多影评人,也在各种平台发表自己的声音和看法,中国传媒大学的一位老师,他说无论片方是否愿意番位,争论是不可避免的,那我先排个位第一梯队管虎、徐峥。第二梯队宁浩、陈凯歌、张一白、文牧野。其他梯队薛晓璐。
大学教授周兴就说《夺冠》《北京你好》并列第一,宁浩的故事性构思独特,徐峥的巧妙趣味和深度占优,其次呢是《相遇》《前夜》《白昼流星》《护航》《回归》,我们可以看到,薛晓路导演的《回归》似乎在影评人这个群体当中没有那么的吃香,但小编觉得,在这个全媒体时代最可怕的是你的电影没有人聊,但这个影片哪怕他在网上跟人争论,我觉得这个就已经很好被带入了。网友要捍卫自己觉得好地,批评自己觉得不好的。
《回归》确实是事实线索最多头的一个故事,角度太多了一些,从港部队的角度、又要从香港市民的角度去说,同时还要从那个中英谈判的角度来说,这么大的一个历史格局就是得涉及这么多的因素。以在几条线索的结合上还可以做得更加的到位。薛晓路导演以前是做电视剧和长篇的,没有做过短篇和银幕,有些地方还有提升的空间。
那下面我们看一看争议最大的那首当其冲的就是陈凯歌导演的《白昼流星》,网友说,后半段是则现代寓言故事,但童话感不够,生搬硬套,你不垫底谁垫底。影评人沙丹就说以我个人的喜好,陈凯歌段落最为惊人,也是作者属性最强烈的一部,要么在观众心中他就排第一第二,要么就排最末,作者属性强的电影作品有争议是正常的。
整七部片子,基本上都是现实主义题材,我个人觉得其他6部都是比较写实的。唯独陈凯歌导演的这个,尤其是最后的处理,他是很浪漫主义,甚至说有一点超现实的色彩,可能这个地方会让很多观众的代入感上会有问题,你神舟飞船降落的核心区域怎么可能两个小孩?但是呢,要的就是这种情感。可以理解为梦境,从头到尾都很诗意浪漫主义。在一个整体的这个理念中,确实跟其他的演员都不一样,很多观众不太接受处理得那么诗意和梦幻的手法。也同样是像流星一样引发观众的争议。
我们看一看就是张一白导演的《相遇》,你看这个网友说张一白那段本来能拍得很棒,但叙事完全依靠对话太僵了,说最喜欢的是车内相识不能相认的恋人车外喜讯奔走相告的热闹喧嚣。
最美的遗憾,但又此生无悔,小编对《相遇》也非常偏爱,他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篇幅最短小,给我内心带来的感动也特别的大,《相遇》这个短片里,被他们的爱情所感动,张译那个角色有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对于自己的流鼻血一点都不在乎,就是只原子弹什么时候能爆炸?
成千上万的科学家,所有的人,想的就是这个。所以我觉得这个确实让我最大的感动,任素汐扮演的那个讲故事确实太多了,这也是特色所在。
《前夜》的评价没得说,作为重大历史事件的亲身参与者,对于亿万中国观众中国人民,你的那个感觉它很容易触动观众最柔软的部分。
《北京你好》个人觉得是我看的最行云流水的一个,他那个视角很集中,由葛优饰演的那个出租车司机的视角,整个故事就跟着他连起来这个,围绕着开幕式门票的线索展开,看完之后又欣慰又感动。
说起《护航》,常常我们想到一个英姿飒爽的飞行员的形象,都是男性形象,宋佳塑造的形象非常少见之前。她把那个战斗机比喻为自己的男朋友。“给我整个八”,一下子成了全网的流行语。
《我和我的祖国》7个故事各具特色,然后7个导演的各领风骚,同台竞技,在短短的国庆档创造了20多亿的票房。创造这样大规模大范围的讨论,在中国电影历史上应该是第一例,这个片子就是他实际上是个短片的一个拼盘,这几个短篇没有内外的情节联系,很碎片,但又有一种核心的情感把他们贯穿起来。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就是个奇迹,只有不惧比较,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