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侠肝义胆》:“男儿志在四方,流血不流泪”,这句话也被很多人奉为至理名言,成为了所谓男人的“特性”。可是在胥敬详走出监狱的那一瞬间,他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起来。胥敬详是谁?他又犯了什么样的罪行才被关进监狱?为何重获自由后却大哭起来?带着这一切的问题,给大家讲述一个故事:他在狱中服刑了13年,还剩15天恢复自由,检察官却说:“抱歉,抓错人了。”
01
胥敬详是河南鹿邑县人,在乡邻眼中他老实能干,待人亲切,是典型的遵纪守法的好人。根据《法制时报》采访报道:“年轻时候的胥敬详工作十分上进,是公认的有为青年”。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何会沦为阶下囚呢?一切还要从1992年的春节前后说起。
当时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欢快气氛中,但是河南鹿邑县的警方却丝毫没有心情置办年货,反而是没日没夜的加班工作。原来在鹿邑县的杨湖口乡附近接连发生了十几起的抢劫案,虽然警方极力的摸排调查,但始终没有让嫌疑人落入法网。
鹿邑县本就是个不大的小县城,如此频繁的发生抢劫案很快就传到了每一位鹿邑人的耳中,大家开始人心惶惶,甚至不敢一个人外出。胥敬详虽然也听说了发生在家门口的这件大案,但似乎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依旧是大大咧咧的准备着走亲访友。在一起和老乡喝酒的过程中,朋友发现胥敬详身上穿的毛衣和此前表妹所看到的抢劫犯穿的那件很像,于是到公安局反应了情况。
02
警方对这一情况十分重视,立刻把胥敬详押送到公安局,此时胥敬详一脸懵,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面对警方不断的质问,他终于明白了事情的缘由,不禁心里落下了重担。他觉得本就不是自己也就好解释了。根据胥敬详所说,身上的衣服是在集市上买来的,摊主可以作证。可是在警方的调查过程中,由于胥敬详不能提供购物时开具的正规发票,被认定为没有说服力。
在这种情况下胥敬详被莫名其妙的定罪,最后他被法院以抢劫罪、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6年。对于胥敬详来说,自己并不是想要认罪,而是在那种环境中,只有先承认下来,才会有沉冤昭雪的机会。在他服刑期间外面的流言蜚语从未间断,他的父亲一直坚信儿子是清白的,但是众口难调,在不久便郁郁而终。
父亲的去世家庭的破裂,对胥敬详的打击十分巨大,而自己3个未长大的孩子只能相依为命艰难的生活。他虽然内心不服,但是想到自己的孩子,就咬着牙在监狱里服刑,并给希望寻找任何证明自己清白的方法和证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司法程序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前各地公安机关侦破的且存在很大质疑的案子都被督办重新审理,一直到这时胥敬详才看到了希望。
03
由于胥敬详抢劫盗窃案社会影响巨大,侦破过程太过迅速,材料、证据不足,无法判定胥敬详具有重大作案嫌疑的事实,因此上级部门多次要求鹿邑县司法部门提供补充材料,以作备案。鹿邑县的司法部门就胥敬详案先后补充了长达150页的资料,在外界看来似乎证据确凿已经定案。
但是二级警督李传贵却发现卷宗里存在很多疑点,于是整理后进行了上报。省检察院对胥敬详案进行了重新的审查,发现其中确实证据不足,有错抓错判的问题存在。经过多部门联合审理,最终确定胥敬详无罪,立刻释放,而胥敬详此时即将服刑期满,还有15天就刑满释放。
结语
胥敬详案无疑是一桩冤假错案,他本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有心疼自己的父母,也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可就是因为办案人员的不谨慎,导致胥敬详的一生命运发生了改变。父母的离世,家庭的破裂,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从天堂到地狱的过程。根据法律规定,国家会给予胥敬详赔礼道歉,也会对他进行赔偿,可曾经的家庭、十几年的青春和心理承受的煎熬又怎么去补偿呢?这也对我国的司法公正和法律健全起到了很好的警醒作用。
参考资料:
《侠肝义胆》
《法制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