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知识网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流亡公子重耳的故事介绍与资料详情

  相关推荐

  流亡公子重耳的故事

  重耳出生于公元前697年,是晋国国君晋景公的庶子。下面是流亡公子重耳的故事,欢迎参考!

  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

  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后来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也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到处逃难。重耳在晋国算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子。因此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愿意跟着他。

  重耳先在狄国住了十二年,因为发现有人行刺他,又逃到卫国。卫国看他是个倒运的公子,不肯接待他。他们一路走去。走到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南)地方,实在饿得厉害,正瞧见几个庄稼人在田边吃饭。重耳他们看得更加口馋,就叫人向他们讨点吃的。

  庄稼人懒得理他们,其中有一个人跟他们开个玩笑,拿起一块泥巴给他们。重耳冒了火,他手下的人也想动手揍人了。随从的有个叫狐偃的连忙拦住,接过泥巴,安慰重耳说:“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给我们送土地来啦,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吗?”

  重耳也只好趁此下了台阶,苦笑着向前走去。

  重耳一班人流亡来到齐国。那时齐桓公还在,待他挺客气,送给重耳不少车马和房子,还把本族一个姑娘嫁给重耳。

  重耳觉得留在齐国挺不错,可是跟随的人都想回晋国。

  随从们背着重耳,聚集在桑树林里商量回国的事。没想到桑树林里有一个女奴在采桑叶,把他们的话偷听了去,告诉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对重耳说:“听说你们要想回晋国去,这很好哇!”

  重耳赶快辩白,说:“没有那回事。”

  姜氏一再劝他回国,说:“您在这儿贪图享乐,是没有出息的。”可重耳总是不愿意走。当天晚上,姜氏和重耳的随从们商量好,把重耳灌醉了,放在车里,送出齐国,等重耳醒来,已离开齐国很远了。

  以后,重耳又到了宋国。宋襄公正在害病,他手下的臣子对狐偃说:“宋襄公是非常器重公子的。但是我们实在没有力量发兵送他回去。”

  狐偃说:“这我们全明白,我们就不再打扰你们了。”

  离开宋国,又到了楚国。楚成王把重耳当做贵宾,还用招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楚成王对待重耳好,重耳也对成王十分尊敬。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朋友。

  有一次,楚成王在宴请重耳的时候,开玩笑地说:“公子要是回到晋国,将来怎样报答我呢?”

  重耳说:“金银财宝贵国有的是,叫我拿什么东西来报答大王的恩德呢?”

  楚成王笑着说:“这么说,难道就不报答了吗?”

  重耳说:“要是托大王的福,我能够回到晋国,我愿意跟贵国交好,让两国的百姓过太平的日子。万一两国发生战争,在两军相遇的时候,我一定退避三舍。”(古时候行军,每三十里叫做一“舍”。“退避三舍”就是自动撤退九十里的意思。)

  楚成王听了并不在意,却惹恼了旁边的楚国大将成得臣。等宴会结束,重耳离开后,成得臣对楚成王说:“重耳说话没有分寸,将来准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还不如趁早杀了他,免得以后吃他的亏。”

  楚成王不同意成得臣的意见,正好秦穆公派人来接重耳,就把重耳送到秦国(都城雍,在今陕西凤翔东南)去了。

  原来秦穆公曾经帮助重耳的异母兄弟夷吾当了晋国国君。没想到夷吾做了晋国国君以后,反倒跟秦国作对,还发生了战争。夷吾一死,他儿子又同秦国不和。秦穆公才决定帮助重耳回国。

  公元前636年,秦国护送重耳的大军过了黄河,流亡了十九年的重耳回国即位。这就是晋文公。

  一、流亡原因

  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献公的儿子,其流亡源于晋国的宫廷内乱。晋献公晚年宠爱骊姬,骊姬为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计陷害太子申生,申生被迫自杀。随后,骊姬又将矛头指向重耳和夷吾两位公子,污蔑他们参与太子的阴谋。重耳为避祸,于公元前 655 年被迫逃离晋国,开启了长达 19 年的流亡生涯。

  二、流亡历程及关键事件

  翟国避难(12 年):重耳首先投奔母家所在的翟国,受到翟国的礼遇。期间,翟国攻打戎族,俘获了两个女子,将她们送给重耳,重耳娶了其中的季隗,生下伯鯈、叔刘。晋献公去世后,大夫里克等人杀死奚齐和卓子,派人迎接重耳回国继位,重耳因担心国内局势不稳,婉言拒绝,夷吾趁机回国继位,即晋惠公。晋惠公担心重耳威胁自己的地位,派人刺杀重耳,重耳无奈离开翟国。

  途经卫国受辱:重耳一行途经卫国,卫文公因重耳落魄而不予接待,甚至没有提供食物。重耳等人饥饿难耐,向路边农夫乞讨,农夫却给了他们一块土块,重耳大怒,经狐偃劝说后,反而拜受土块,将其视为得到土地的吉兆。

  齐国受宠忘志:重耳到达齐国后,齐桓公厚待他,将宗室之女齐姜嫁给重耳,并赠送车马和美女。重耳在齐国过着安逸的生活,渐渐忘记了复国之志,打算长期留在齐国。跟随他的狐偃、赵衰等人忧心忡忡,在桑树下密谋如何让重耳离开。齐姜得知后,深明大义,劝说重耳应以大业为重,重耳不听,齐姜于是与狐偃等人合谋,将重耳灌醉后送出齐国。

  曹国受辱与僖负羁礼遇:重耳到达曹国,曹共公无礼,听说重耳肋骨连成一片,想趁他洗澡时偷看。曹国大夫僖负羁认为重耳是贤明之人,将来必定会回国继位,于是私下里送给重耳食物,并在食物下面藏了一块玉璧。重耳接受了食物,归还了玉璧。

  宋国受赠:重耳来到宋国,宋襄公刚刚在泓水之战中战败受伤,但仍以礼相待,赠送重耳二十辆马车。由于宋国国力较弱,无法帮助重耳复国,重耳便离开宋国前往郑国。

  郑国无礼:郑文公不以礼接待重耳,大夫叔詹劝谏说重耳是贤明之人,且与郑国是同姓,应善待他,郑文公不听。

  楚国结盟:重耳到达楚国,楚成王以诸侯之礼款待他。宴席上,楚成王问重耳:“如果公子回到晋国,将如何报答我?” 重耳回答:“如果托您的福回到晋国,将来晋楚两国交战,我会让晋军后退九十里(即退避三舍)。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谅解,我再与您交战。” 后来,秦国派人来迎接重耳,重耳便离开楚国前往秦国。

  秦国相助:秦穆公一直对晋惠公不满,得知重耳在楚国,便派人将他接到秦国,并将五个宗室女子嫁给重耳,其中包括晋惠公的太子圉在秦国作人质时娶的妻子怀嬴。公元前 636 年,秦穆公派军队护送重耳回国,重耳在秦军的帮助下,击败晋怀公(夷吾之子),登上晋国君位,即晋文公。

  三、重要人物及影响

  跟随者:重耳流亡期间,始终有一批贤士追随,包括狐偃(重耳的舅舅)、赵衰、颠颉、魏犨、胥臣等。他们在重耳流亡过程中出谋划策、患难与共,为重耳后来复国并成就霸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女性:齐姜和僖负羁之妻是流亡过程中两位重要的女性。齐姜以大局为重,助重耳离开齐国,避免其沉迷安逸;僖负羁之妻有远见,劝说丈夫善待重耳,为后来重耳回报曹国埋下伏笔。

  历史影响:重耳流亡 19 年,历经磨难,却也增长了见识、磨砺了意志,更得到了多个诸侯国的支持。他继位后,重用贤能,整顿内政,发展生产,使晋国国力大增。公元前 632 年,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遵守 “退避三舍” 的承诺,后击败楚军,成为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对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相关典故

  退避三舍:重耳在楚国时承诺若晋楚交战便退避三舍,后来在城濮之战中践行承诺,既体现了诚信,也展现了军事智慧,成为流传千古的典故。

  割股奉君:重耳在流亡途中一度断粮,随臣介子推偷偷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成肉汤给重耳充饥。重耳复国后,介子推不求功名,与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为逼他出山而放火烧山,介子推与母亲被烧死,晋文公遂下令在介子推遇难之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

  【流亡公子重耳的故事】相关文章:

  流亡公子重耳07-07

  关于任公子钓大鱼的故事09-11

  任公子钓大鱼的寓言故事08-31

  任公子钓大鱼07-15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公子季礼与打柴人05-08

  聂耳的故事的名人故事09-08

  毯子的故事的睡前故事10-10

  小鱼的故事睡前故事08-15

  乌鸦的故事睡前故事07-30

赞 0
分享海报
版权声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章地址:升学知识网 » 流亡公子重耳的故事介绍与资料详情
图片正在生成中,请稍后...

周一

10/20

流亡公子重耳的故事介绍与资料详情

相关推荐 流亡公子重耳的故事 重耳出生于公元前697年,是晋国国君晋景公的庶子。下面是流亡公子重耳的故事,欢迎参考! 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 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后来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也想除掉重耳,重耳

登录

记住我

注册